1.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。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:"坐這種車的人,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!"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:"說這種話的人,口袋里一定沒有錢!"0 x1 u0 H2 E5 C6 o: ^
——你對事情的看法,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(tài)度?
: T% L- W# t$ ~ 2.晚飯后,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,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。突然,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,然后一片沉寂。兒子望著他父親,說道:"一定是媽媽打破的。""你怎么知道?""她沒有罵人。"4 r O, k; |8 f* f% [
——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,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,待己以寬。: I. j& C) a8 O
3.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rib伊豆半島旅游,路況很壞,到處都是坑洞。一位導游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。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游客說:"我們現(xiàn)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。"& B# r( E- \$ M6 G
——雖是同樣的情況,然而不同的意念,就會產生不同的態(tài)度。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,如何去想,決定權在你。7 x5 U* |& A# I4 R2 v
4.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,他們將來的志愿同是當小丑。中國老師斥之為:"胸無大志,孺子不可教也!"外國老師則會說:"愿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!" Q! T; K- x5 o j
——身為長輩的我們,不但要求多于鼓勵,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。0 J$ G& c9 I# v! G. `: p" D5 \
5.妻子正在廚房炒菜。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:"慢些、小心!火太大了。趕快把魚翻過來、油放太多了!"妻子脫口而出:"我懂得怎樣炒菜。"丈夫平靜地答道:"我只是要讓你知道,我在開車時,你在旁邊喋喋不休,我的感覺如何......"5 Q. ?$ ^3 N4 K
——學會體諒他人并不困難,只要你愿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。
! A9 |; D1 @4 ] G: Z( n' f- M 6.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,有一個人在后面緊緊追趕著這輛車子。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:"老兄!算啦,你追不上的!""我必須追上它,"這人氣喘吁吁地說:"我是這輛車的司機!"+ q$ m0 ^: x ?: s+ P' ?
——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,因為不這樣的話,后果就十分悲慘了!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,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分展現(xiàn)出來。
: U& N+ `* h ~, G' u 7.甲:"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,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。"乙:"的確可惡!你有沒有馬上報警?"甲:"沒有。我當他們是瘋子,繼續(xù)吹我的小喇叭。"
, V% A! I! Q) k* s8 V ——事出必有因,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,答案就會不一樣。6 A) m ] }0 b B- j
8.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,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,突然迎面開來的貨車司機搖下窗戶大喊一聲:"豬!"張三越想越氣,也搖下車窗大罵:"你才是豬!"剛罵完,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。 K; R/ W+ _& D+ E, r0 O3 r
——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,那只會讓自己吃虧,并且使別人受辱。3 L$ z) b5 K1 _3 R2 E/ @% y k2 R8 L8 k* x
9.小男孩問爸爸:"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?"爸爸回答:"當然啦!""電燈是誰發(fā)明的?""愛迪生。""那愛迪生的爸爸怎么沒有發(fā)明電燈?" D2 i! H+ C& B" l$ H
——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,尤其在現(xiàn)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。+ C/ ]( J- G# v' p
10.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,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給家庭醫(yī)生求助。醫(yī)生說:"我現(xiàn)在還有幾個病人在,可能要半小時后才能趕過去。"小明媽媽說:" 在你來之前,我該做什么?"醫(yī)生說:"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,然后用力跳一跳,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。"8 g+ W0 D: L2 ~8 w8 B& Y& f
——事情既然已經發(fā)生了,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對。擔心不如寬心,窮緊張不如窮開心。# Y* X3 O8 u! K9 F
11.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,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還是無法將它撬開。鑰匙來了,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,只輕輕一轉,大鎖就“啪”地一聲打開了。
7 `8 N2 g8 U. O: M+ X. a2 z% S ——每個人的心,都像上了鎖的大門,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。惟有關懷,才能把自己變成一把細膩的鑰匙,進入別人的心中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