汶上文化資源狀況概述
# w! X6 Z5 A* v' N" ]+ F- _7 @汶上縣地處山東省西南部,屬濟寧市轄縣,東臨曲阜,西接梁山,北依泰山,南望微山湖。全縣轄14處鄉(xiāng)鎮(zhèn)、493個村居,總面積877平方公里。 4 [. ?) R4 q$ i% z2 u& s5 M
汶上古稱中都,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佛教文化、儒家文化、運河文化和始祖文化交相輝映,是北辛文化、大汶口文化的發(fā)祥地。公元前501年,孔子在汶上初仕中都宰,留下了“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”的千古美談。 : n) s. G3 l& n) U# _5 W+ f
" \$ y$ ?- E2 Z
汶上南旺境內的“引汶濟運” 南旺樞紐工程,使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暢通500年,其筑壩截水、南北分流等因地制宜的治水思想和技術,在我國水利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。這里的南旺分水龍王廟是因運河而生的一處重要遺產。汶上南旺樞紐及龍王廟古建筑群,2008年度入圍“全國十大考古新發(fā)現”。東夷族首領蚩尤的首級,葬于汶上縣南旺鎮(zhèn),至今仍存有古墓遺址。
9 R/ h4 ^6 N$ T! u2 W/ K* l
7 \, Q* S# d+ h' g3 l2 I) O7 F汶上遠在石器時代就有古人類活動,在苑莊鎮(zhèn)東賈柏村發(fā)現了北辛文化遺址—東賈柏遺址,發(fā)掘了有中國第一針之稱的骨針。明代有四位汶上人同朝做官,品至尚書,“小縣不大四尚書”至今傳為佳話。
" b8 v3 v ~9 `/ T8 G; Y$ X1 a/ f: L% \: Q
汶上是著名的佛教圣地,早在南北朝時期,佛教傳入汶上。唐宋時期,汶上佛教盛行,留下了著名的皇家寺院寶相寺。1994年修葺寶相寺時,在太子靈蹤塔內出土了佛舍利等141件佛教文物,轟動了全國,震驚了世界。中央電視臺《探索•發(fā)現》欄目組,拍攝制作的大型紀錄片《探秘汶上圣物》,先后在中央電視臺科教和綜合頻道播出,媒體的強勢宣傳,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。
: F% f0 R1 C, ]6 ~# b& U4 h; T
! U7 G7 I4 O( }! B0 w7 J# s" Q2004年,汶上開始舉辦“中國汶上寶相寺太子靈蹤文化節(jié)”,一年一次,已經舉辦了七屆。文化節(jié)是融文化、旅游、學術研討、市場推介、經貿洽談于一體的大型盛典活動,業(yè)已成為推介汶上的強力平臺。文化節(jié)所產生的效應日益凸顯,汶上“太子靈蹤文化節(jié)”被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城市文化節(jié)。 ! \; Z( X+ b. x! o/ Y6 f5 L! f5 N
4 ?# l! D* _$ E* \& y4 G汶上以建設省級文化產業(yè)示范基地——中都佛苑旅游景區(qū)為龍頭,打響了“中國佛都”文化旅游品牌。自1995年起,以寶相寺為中心的佛苑景區(qū)開工建設,到目前,一二期工程順利竣工,寶相寺建筑群、禮佛大道全部落成,三期工程寶相宮正在建設,景區(qū)升級為4A級,全縣旅游市場日益火爆。去年,全縣接待海內外游客200萬人次,實現旅游總收入5.6億元。去年底,汶上創(chuàng)建中國旅游強縣和省級園林城市圓滿成功,爭創(chuàng)省級文明城市活動正蓬勃開展,
' r) d3 ]: t# h& O I9 E9 t$ Y C
汶上縣連續(xù)三年在濟寧市科學發(fā)展現場觀摩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,縣域經濟綜合排名在30個欠發(fā)達縣中排名第一,人民群眾滿意度測評全市第一。汶上縣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、國家體育先進縣”、中國書法之鄉(xiāng)、全省基層黨建先進縣、全省城鄉(xiāng)環(huán)境綜合整治先進縣、“平安山東”建設先進縣、省級衛(wèi)生城市、省級園林城市、山東省旅游強縣等。被確定為“國家小城鎮(zhèn)綜合開發(fā)示范縣”、“全國科技研發(fā)重點試驗基地”、“國家土地復墾實驗區(qū)”、“山東省服務業(yè)發(fā)展重點縣”等稱號。
3 C# }, B) K% j; v5 F |